炎炎夏日,我们最不能离开的电器一定是空调、电扇和冰箱。而倘若回到古代,没了这些“解暑神器”,人们是如何度过夏天的?
其实说古人“没有冰箱、没有空调”是不严谨的,他们只是没有现代电器。古人冷饮精致又丰富,特制“冰箱”不仅环保还能给室内降温;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熏香。
宋代词人周邦彦在《苏幕遮》中吟咏道:“燎沉香,消溽暑。”通过细焚沉香,可以有效地驱散闷热潮湿的暑气,确实,那幽然清醇的檀香令人心旷神怡。
然而,除了焚香这一方式,还有一种更为经济实惠的选择,那便是雍正帝所创制的避暑神器
——避暑香珠。
图片
清《清宫医案》中所记载雍正时的“五行避暑香珠”香药材并不名贵,但制作工艺就不好掌握了:
“香薷一两,甘菊二两,黄栢五钱,黄连五钱,连翘一两,香白芷五钱,水四十碗,慢火熬,候将干,用绢搅汁,听用。透明朱砂末五钱,透明雄黄末五钱,白芨末三钱,白檀香一两,花石末一两,川芎末一两,寒水石末一两,梅花片一两,苏合油一钱,水安息一钱,香白芷末二钱,玫瑰花瓣末一两,以上共为细末,入前药汁内搅匀,作扣大串成。盛暑时时常带在身上,能避暑并时行山岚瘴气,倘药汁不足,添鸡蛋清。”
图片
香薷、白芷起到的芳香解表散寒的作用,可防阴暑,菊花、连翘可起芳香解表散热的作用,可防阳暑,金银花、黄连为清热药;檀香为理气药,梅花片(龙脑)、苏合、安息有芳香开窍作用,再以朱砂、雄黄辟邪气,玫瑰增芳香。
图片
在制作中,通过熬制的方式,获取香药中的高浓度提取物,在调和香粉,以和香珠的方式制作,加入了寒水石、白芨末等不仅加强香气,同时加强密度和硬度的物质。
于是成品使用颇为方便,可随身佩戴,把玩,其芳香浓郁,可解暑气。
避暑香珠融合了多种药材与香料,能自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,不仅能驱散汗味和晦气,又有暗香扑鼻,还能提神醒脑。若遇到紧急情况,如中暑,可随时嚼咽香珠以缓解症状。
《清稗类钞》云:“香珠,一名香串,以迦楠香琢为圆粒,大率每串十八粒,故又称十八子。贯以采丝,间以珍宝,下有丝穗,夏日佩之以避秽。”
清代的皇室贵族和官员富商们以此为尚,在暑天于衣襟上佩戴用各种香药,做十八子佛珠状的“避暑香珠”,以祛暑养生。
图片
不同于普通香水的短暂浓烈,合香珠的香气温柔绵长,如晨露浸润、山风拂面。佩戴于腕间、颈间,或悬于车中、案头,每一次举手投足,若有似无的清凉香气悄然蔓延,燥热烦闷瞬间消散。
既是消暑好物,更是东方风雅配饰。
盛夏来临,炎热之际,您不妨亲自动手,制作雍正皇帝的避暑香珠,美观实用,带在身上,感受不一样的避暑之效~
· END ·
◎文稿 | 中道香堂
◎审核 | 中道香堂
◎图片 | 所有图片、素材来源均为网络
侵权请私信后台立即删除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通弘网配资-安全炒股配资-配资专业股票-郑州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